今天,上海地铁30岁啦!30岁,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。30年,上海地铁也从稚嫩走向了成熟。
1993年5月28日,地铁1号线南段开始试运营。从当初的5个站点,到如今的20条线路,运营线路长度从6.44公里到831公里,日均客流从0.4万人次到超900万人次,上海地铁的飞速发展仍在继续。目前,上海地铁单日最高客流超1329万人次,客运量占比全市公共交通达73%,它承载了许多人与这座城市的情感连接,也见证了许多人的成长。有了这30年的亲密接触,上海地铁在很多人的眼里远不止交通工具那么简单。
“轻轨就像是城市中的流星”
(资料图)
陈豪 29岁
在地铁爱好者陈豪的印象中,家门口的博文路一直有工地在施工,而这里是外公骑着自行车送他去初中学校的必经之路。“每天看着路面都觉得非常糟糕,但我上高中后施工结束了,取而代之的是地铁7号线的杨高南路站。”陈豪记得第一次乘坐时人还很少,“感觉就像进了一个地下迷宫,但提示标志做得很好,只要看懂线路图就没有乘坐难度”。
在南京读大学时,陈豪的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,画出从家到学校的公共交通路线图,乘坐7号线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。当老师看到作业时脱口而出问道:你是上海人吗?回答“是的”那一刻,陈豪的自豪感油然而生,“我为上海地铁感到骄傲。“
“如果说万家灯火是城市的烟火,那么轻轨就像是城市中的流星,特别美。”自从开始坐地铁,陈豪就对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——用地铁的线路来标记城市,留下一张地铁线路图在脑子里。“车身颜色不一样,坐每条线路的感觉也不一样。7号线特别冷,4号线有一股很熟悉的肥皂味,2号线有穿堂风,8号线到人广站会双开门,两边挤进好多人抢位置......”
“见证了上海地铁的发展”
赵佳丽 28岁
家住金山区的赵佳丽去外婆家的路格外遥远,早期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乘坐火车到中山公园长宁站,仅这一段就要耗费2个小时。幼儿园时,妈妈带赵佳丽乘坐公交车到锦江乐园站,再坐1号线到陕西南路,只要1个多小时就能到外婆家。“那时候觉得在地下坐地铁特别舒服,风吹不着、雨淋不着。印象最深刻的是1号线夏天没空调,但是大号垃圾桶里有很多冰块用来降温,后来车厢里全面安装了空调,我也算是见证了上海地铁的发展。”
谈及喜欢上海地铁的初心,赵佳丽动容地说:“在金山看着火车呼啸而来又开走,有一种别样的感情,后来火车停运了,这份感情便转移到了地铁之上,这么多年来早晚高峰出勤也都选择了地铁。”
“92年出生的我和上海地铁一样大”
王亦舟 32岁
王亦舟小时候住在徐家汇,外公外婆经常带他去家门口的地铁建设工地看挖掘机,还不记事时便被家人带着试乘刚试运营的1号线。
“最早的1号线车身外面有一个编号——92011,所以我和上海地铁是一样大的。”地铁1号线试运营时间是1993年5月28日,为什么王亦舟说他和上海地铁一样大呢?他兴致勃勃地和记者解释,编号前两位“92”代表了车辆出厂时间是1992年,所以他从小就自豪地和别人说自己和地铁一样大。
真正喜欢地铁源自一次儿时的经历。有一次妈妈带他去莘庄站玩,地铁折返时,车厢里空荡荡的,只剩下母子二人,当时的地铁司机便邀请了他们进驾驶室观光,这番不太规矩的操作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喜欢地铁的种子。
此后,每当得知线路通车的消息,王亦舟都会去新线看看新车。3号线开线时,他满腔期待能看到新列车,然而一开始的3号线新车还没上线,抽调的是1、2号线的老车。“有一天深夜,我看到一辆和1号线老车不一样的3号线列车,我和表弟激动地戏称它是‘幽灵列车’,慢慢的,新车也开始普及了。”
高考后填报志愿时,王亦舟报考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的土木工程(轨道工程),专业方向是建设车站和隧道,小时候困惑许久的列车如何变道、信号系统如何设计等问题在学校里都得到了解答。毕业后又恰逢上海地铁校招,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地铁维保工务分公司,成为一名地铁公司员工,这份热爱终于开出了花。
“刚进地铁公司时,我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,乘客进不去的地方我都去了,比如说驾驶室、轨道和隧道。”王亦舟还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,都是普通乘客看不到的视角。
上海地铁走过30年岁月,王亦舟最大的感触是列车发车间隔越来越短了。“3号线刚开通的时候,我在上海火车站站上车,既焦急又期待地等了20分钟,而现在9号线早高峰期间最短间隔是105秒。”车厢也越来越人性化了,早前的1号线两节车厢连接的地方仅一人宽,现在有1.5-1.8米宽,车厢里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哪侧开门、电动扶梯对应哪节车厢,科技的发展将更多信息集成到一块小小的屏幕上,给乘客带来了便利。
新民晚报记者 任天宝